因为糖尿病,长期的高血糖使得他被“视力窃贼”—糖尿病黄斑水肿偷走了视力。在过去几年间,每2个月一次,他先后接受了51针治疗。此次,他的眼睛将再次迎来新的曙光。近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位老伯成为全国首批接受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新方案的患者之一,未来可以延长到每四个月到医院接受一次注射治疗控制疾病。
糖尿病黄斑水肿超1千万,急需打破治疗困局
视力受损是全球瞩目的健康问题,影响着超过2.53 亿人的日常生活。黄斑是眼底主要负责视野、辨别颜色及亮度的区域。当黄斑病变时,看到的东西忽大忽小、颜色线条扭曲、立体感变差,严重时造成失明。
中国是一个糖尿病大国,已经突破一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划,在糖尿病人群当中,大概有1/3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这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间,又有1/3会发生糖尿病黄斑水肿,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人数大概超过1千万。
“黄斑变性已成为老年人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55岁人群的患病率是15.5%,此后每增长10岁,患病率都会提升百分之十左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眼科中心主任孙晓东一直在试图焕新中国眼底治疗,为更多的患者打破黑暗,找到光的方向。
然而,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病人面临诸多困局。目前,全球都是以抗VEGF治疗作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一线治疗,同时配合一些激素治疗和激光治疗。眼底病为多致病因素性疾病,但目前各类抗VEGF药物大多都是单通路治疗,仅针对单一致病因子VEGF家族的靶向治疗在临床实践效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更为艰难的是患者的坚持。孙晓东坦言:
“糖尿病就像高血压一样,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需要2年-5年,目前我们做的临床试验最长的是做过5年。在这个过程中持续的治疗,如果每个月治疗一次或者每两个月治疗一次,对于患者就医的过程、支付能力、随访、方便性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视力疗效维持的时间大幅提升,期待突破9针限制
全新的针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治疗方式有望破局。
“我们非常高兴一些患者能够信任我们的医院和医生一起去做更好的治疗。” 作为首个专为眼内注射设计的创新双特异性抗体糖尿病黄斑水肿适应症国内临床研究的牵头研究者,孙晓东给出了这一评价:疗效更强、给药间隔更长,“通过全球以及中国的三期临床试验可以看到,治疗以后大概有70-80%的患者,治疗间隔可以从原来的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延长到三至四个月,患者的视力疗效维持的时间大幅提升。”
不过,法瑞西单抗不仅适用于既往接受过其他治疗方案的病人,还适合初治病人。孙晓东坦言,“
临床试验当中,它是在一个严格、严谨、规范的条件下开展了临床研究,但是真实世界当中它会受到患者血糖、经济条件、挂号等各种各样的因素控制。一个真的好的药上来以后,能够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也是我们很期待的。”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已经正式将眼底病新增为重要防治病种,并明确提出要关注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以期降低疾病负担和致盲率。
现在国家规定糖尿病治疗报销是9针,按照过去的药物,大概一年到一年半就把这9针用完了。孙晓东也呼吁,希望能够突破目前9针的限制。未来期待医保政策能更多地支持那些慢病患者,给予更高的报销针数,这是未来需要去进一步努力的,当然我们也希望价格越便宜越好,能够帮到那些患者,
“更期待这种最新的治疗方案能够尽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造福更多的中国眼底病患者,为他们带来长期视力获益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拥抱‘临床治愈’的曙光。”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月13日下午,济宁市重点工作调度会议召开,总结2023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今年重点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