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理财产品开创新局面
华夏时报
冉学东
去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今年12月6日,四只产品齐齐在武汉,成都,深圳,青岛正式开售,均为五年期封闭运作,风险等级为二级或三级,业绩比较基准最低5.0%,最高8%。
银行理财子公司试点期间,于今年8月宣布成立国民养老保险公司,这个公司注册资本111.5亿元人民币,发起人共有17家公司,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等这可能是银监会保监会合并之后,第一个带有银保融合性质的政策
从选择的试点机构和城市来看,理财机构都是股东实力强,理财经验丰富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而这几个城市也是分别处在全国几个具有代表性,而居民养老理财的需求比较旺盛的城市,可见试点是精心设计的。
由此可以看出,监管的目的是让银行理财子公司承担探索建立养老第三支柱的任务,监管对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推进是步步推进的。
可见,监管的目的是让银行理财子公司承担探索建立养老第三支柱主力军的任务,寄予厚望,所以也非常谨慎。
其实银行发型的养老理财产品已经很多了,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银行和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类理财产品共406款不过这些产品不成熟,期限太短,6个月—1年产品占比达到45.07%,1年—3年比28.82%,而3年—5年及更长期限产品合计只占8.86%因此被人调侃为产品都到期了,人还没老
这说明,在我国老龄化大潮迅猛来临之际,全社会在养老理财方面基础薄弱,银行在养老理财方面的窘境。
从此次四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探索和突破,整个产品正在向浓厚的养老属性靠拢,从一种银行理财产品脱颖而出。一方面,出生于“商业银行”的理财公司天然了解自己的客户,贴近投资者从而更加准确的设计产品,将投资者的生命周期和长期养老需求相匹配,兼顾不同投资者的养老需求和风险偏好;。
养老理财相比其他产品最主要的是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期限可以长一些,那么投资的底层资产就非常重要比如必须跨周期的长期资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等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领域此次试点的产品中,底层资产就选择一些高新精尖项目,绿色金融,碳中和,租赁住房等ESG领域投资是重要布局有些产品配置了另类资产,比如一定比例的金融衍生品,这都是向成熟市场学习投资管理经验
养老属性还表现在适合老人操作的申购赎回制度,必须有一些灵活的流动性安排,比如此次产中就有定投方式的,也有一次性买入的招银理财产品成立满半年后可按季度分红,针对投资者罹患重疾等特殊情形,设置了提前赎回安排,符合老龄需求
更精彩的是,在风险抵制方面的探索,因为养老最关键的是收益稳定,但是在险象环生的金融市场如何获得稳定的收益呢,这时候就必须建立创新性的风险控制,此次产品就建立了风险准备金,平滑基金,减值准备三重叠加的保障机制,有些产品还采取了CPPI,目标风险和目标日期等策略,控制组合波动等。
另外,费率低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此次养老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低至1元,总费率收取远远低于其他理财产品。
当然养老理财产品的成功,除了投资管理和产品设计外,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比如过高的预期收益率需要稳定收益好的底层资产,更需要政府的支持,比如作为具有一定公益性的养老理财产品,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政策给予税收优惠,对投资端的资产增值税及个人所得税予以减免,这样才能提高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才能更加保障相对的高收益,增强对投资人的吸引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在公布三季报后,小米集团股价放量重挫约7%,刷新一年多以来的新低在线下渠道小米之家门店数量破一万家后,公司IOT与生... [查看详情]